《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發布時間:
2020-11-21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為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編寫,是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編撰的成藥標準。
中醫方劑學著作,全書共10卷,附指南總論3卷。分傷風、傷寒、一切氣、痰飲、諸虛等14門,載方788首。所收方劑均是中醫中藥方劑,記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體修制法,是一部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臨床方書。書中許多方劑至今仍廣泛用于臨床。本書是從事中醫臨床、教學、科研以及從事中藥炮制、制劑、調劑研究工作的必讀書籍之一,也是高等中醫藥院校學生學習中藥學、方劑學的重要參考書籍之一。
作品名稱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闡述內容 |
中醫中藥方劑 |
作者 |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 |
地位 |
古代醫學經典 |
外文名 |
Welfare Pharmacy |
卷數 |
10卷 |
類別 |
中醫學 |
所屬 |
中醫 |
概述: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方書名。一名《和劑局方》。十卷。宋太醫局編。初刊于1078年以后。本書是宋代大醫局所屬藥局的一種成藥處方配本。宋代曾多次增補修訂刊行,而書名、卷次也有多次調整。最早曾名《太醫局方》。徽宗崇寧間(1102-1106年),藥局擬定制劑規范,稱《和劑局方》。大觀時(1107-1110年),醫官陳承、裴宗元、陳師文曾加校正。成五卷21門、收279方。南渡后紹興十八年(1148年)藥局改“太平惠民局”,《和劑局方》也改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其后經寶慶、淳佑,陸續增補而為十卷。成為現存通行本。將成藥方劑分為諸風、傷寒、一切氣、痰飲、諸虛、痼冷、積熱、瀉痢、眼目疾、咽喉口齒、雜病、瘡腫、傷折、婦人諸疾及小兒諸疾共14門,788方。均系收錄民間常用的有效中藥方劑,記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體修制法。其中有許多名方,如至寶丹、十全大補湯、牛黃清心丸、蘇合香丸、紫雪丹、四物湯、逍遙散、八正散等。是一部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臨床方書。有的刊本在書末附有陳師文等撰《圖經本草藥性總論》(為本草提要性質的著作)和許洪撰《用藥總論指南》(為藥物總論性質的著作)各3卷。現存多種明、清刻本,1925年上海校經山房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目錄
卷之一 治諸風附腳氣
卷之二 治傷寒附中暑
卷之三 治一切氣附脾胃積聚
卷之四 治痰飲附咳嗽
卷之五 治諸虛附骨蒸
治諸虛(附骨蒸)
膃肭臍丸
菟絲子丸
金釵石斛丸
何首烏丸
石南丸
八味丸
黃丸
茴香丸
五補丸
四神丹
......
卷之六 治積熱
治積熱
紫雪
紅雪通中散
涼膈散
洗心散
龍腦飲子
妙香丸
龍腦雞蘇丸
牛黃涼膈丸
抱龍丸
甘露丸
......
卷之七 治眼目疾 治咽喉嚙
卷之八 治雜病 治瘡腫傷折
卷之九 治婦人諸疾附產圖
卷之十 治小兒諸疾附諸湯諸香
附:指南總論三卷
方劑索引
參考資料:
[1]太平惠民合劑局(宋).《太平惠民合劑局方》: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2]鄧中甲.《方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1年9月